“如此说来,梦中老者,真为仙人?”
刘焉沉默了许久,但还是不能相信,实在是这个事情太过怪诞,使人一下难以接受,
但瑁儿回话,不带思索,必定为真,且自家的孩子,还是可信的,这就让他一时摇摆不定,不好分辨了。
“是否为仙人,儿不知道,但既然华佗和张机两人真实存在,那么儿必信,儿之狂疾能愈。”
刘瑁斩钉截铁,铿锵有力的话,不但让刘焉惊奇,
更是将身边少女震的轻呼出声,此时少女也顾不了许多,声音都颤抖了:“夫君,你的狂疾真的能好么?”
刘瑁按着少女轻轻晃动的小手,轻声说道:“是的,我的狂疾必好。”
“太好了,老天爷保佑,
夫君,太好了...”
少女已经激动的有点说不出话来,
待少女冷静下后,刘瑁轻声将梦里的事缓缓的告诉了她,
少女听后,原本就大的眼睛睁的更大了,看得刘瑁心都慌了,别在睁了,再睁我看着都担心,
但他慌没有,少女此时已经惊呆了,似乎对外界已经没了反应,
刘瑁见此,赶紧举起双手,用宽大的袖子挡住众人的视线,凑上去,对着微张的小嘴,就是一口,
“吧唧”
一声,直接将魂飞天外的少女,给又吓回了神,
“夫君,这里好多人,你...”
“你还知道好多人啊,那还好,总算没吓傻。”
吴婉见此,慢慢缓过神,大概猜到了刚才的缘由,红着脸轻声对刘瑁道:
“婉儿错怪夫君了,望夫君不要生气。”
“我不生气,你好好静静,别在吓傻了,没多大事啊。”
哄小孩一样,将吴婉安定好,刘瑁放下手,
刘焉见此,也不多话,他们夫妻间的事,自有两人自己处理,他不多嘴,至于刚才耳里传来的声音,就当没听见,毕竟他都看在眼里,
对于刘瑁的随机应变能力,还是非常赞赏的,遇事处变不惊,能不被束缚的快速解决眼前的问题,
这种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,不亏是我刘家千里驹。
眼带欣赏的道:“瑁儿,你就如此确信,那华佗和张机能将你治好?要是万一呢?”
这个万一一出,吴婉的面色一白,显然是想到了什么?
刘瑁见此,牵起少女的手,轻轻握了握,语气坚定的道:
“既然有华佗和张机两人,说明老者并未骗我,那么我为何要怀疑这两人能不能治好我呢?
要知道,如果老者真为仙人,仙人又怎会无缘无故的骗孩儿。
如果老者不是仙人,那华佗和张机两人又作何解释?”
说完,刘瑁心里无语,他实在是想说,梦是假的,不管有没有华佗、张机两人,他都能好,
只要地鼎能量补足之后,这都不是事,
但他明白,有些事不能直说,
更明白,这种事只能依托于鬼神来处理,
如果说自己无缘无故就好了,天下是没人信的,
但你如果说仙人托梦,并且能不断的去证实梦是真的,
多来几次,大家也就相信了,
到时不但他狂疾好了能被接受,更能让他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,
虽然好处伴随有风险,
但现在已经中平五年末了,也就是公元188年末,转年大汉天子就要驾崩了,
灵帝一死,宦官和何进自相残杀,天下自此大乱,
到时没有天家的压力,在这蜀地,还有谁能直接向他们父子问罪,
并且这个好处,将伴随他一身,随着《大风歌》的传唱,而传遍五湖四海,
传进天下群雄耳里,当大汉真的到了需要一人出来挽狂澜的时候,
天下人自然会想起他这个被高祖陛下赠诗的汉室宗亲----刘瑁,刘叔玉。
到了那时,只要他不浪,他的处境肯定要好过那个织席贩履之徒,
想到这里,他又忍不住想弄死那孙子。
刘焉没想到刘瑁竟有如此坚定的信念,且说得是如此淡定从容,一点没有身为局中人的担忧,反而像说的是他人之事一般,
我儿奇才啊,
单这份心性,只要不夭折,必定能成大事,
天待我刘焉不薄。
“瑁儿说的有理,且等明日董扶将华佗领来,再说其他。”
“嗯”
见刘瑁实在是淡定,这也给了刘焉莫名的信心,他面上难得的带上微笑:
“瑁儿,可有想过,待你病愈,想做什么?”
“孩儿想过。”
在刘焉、吴婉的注视下,刘瑁大声道:
“既然高祖陛下赠诗于孩儿,那么孩儿就不能辜负了他老人家,
必当提三尺剑,立不世之功。
不求封侯拜相,只望天下百姓安居乐业,天下太平。”
“好,
好个‘提三尺剑,立不世之功’,
我儿身为大汉皇亲,当有此志。
想如今宦官当道,士人蒙羞,外戚弄权,民不聊生,
我等身为高祖之后,当有此荡平天下之志,
上可报天子之恩,下能安黎民百姓,
如此才不负我等之身。”
吴婉此时听得夫君和父亲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,虽是一女子,也觉得心潮澎湃,一颗小小的心脏完全被夫君所征服了,
此时她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,夫君狂疾能好,且有此雄心壮志,并如此爱护自己,此生她还有何求。
这是她的想法,如果刘瑁知道的话,他肯定会说,小妞你还差个孩子,哦,不对,你还差好几个孩子。
刘焉感慨一番后,继续说道:“瑁儿,既然有如此想法,可有何需要为父帮助的地方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鼎镇三国请大家收藏:(m.remen2019.com)鼎镇三国热门小说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